为进一步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加强新生党性教育,9月17日,人工智能学院面向2025级新生党员,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空天报国,不忘初心”的校史馆参观和《烽火抗战》主题展览活动。

人工智能学院分团委书记、25级博士生辅导员姜姗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讲解员,全体25级硕士、博士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参与了本次活动。追忆校史,砥砺奋进。此次校史馆参观既是新生党员的“开学第一课”,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洗礼。在讲解中,姜老师首先从建校初期的艰苦奋斗谈起,她指着展柜中的老照片,讲述了当年北航师生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仍然坚守科研、矢志报国的故事。她动情地说:“正是因为一代代北航人心怀祖国、迎难而上,才有了今天我们在人工智能、空天科技等领域不断突破的辉煌成就。”姜姗老师强调,“空天报国”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凝神聆听,深切感受到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的厚重分量。
在参观的尾声,姜老师寄语同学们:“你们是人工智能学院的新生党员,是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建设者。希望大家继承和发扬北航精神,把科研理想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人工智能自主创新的征程上,写下属于你们的奋斗篇章。”她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堂校史课,更是一堂生动的政治教育课。通过姜姗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的信念,立志以青春智慧投身科技自立自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 “空天报国,不忘初心” 校史馆参观活动期间,同步开展了《烽火抗战》主题画展的自由参观活动。一幅幅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画作,成为党员们感悟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的生动教材,为本次党性教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烽火抗战》主题画展以 “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 为核心,通过数十幅写实风格的画作,生动再现了从淞沪会战的浴血坚守到平型关大捷的振奋人心,从敌后游击战的灵活出击到抗战胜利的举国欢腾等关键历史场景。展厅内,党员们或驻足凝视,或轻声交流,目光追随着画作中革命先辈们坚毅的面庞与冲锋的身影,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山河破碎却热血沸腾的年代。

党员心声:
作为一名党员,在重温北航七十余年办学历程、追溯一代代北航人艰苦奋斗的足迹时,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发展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始终紧密相连。校史馆中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不仅展现了北航在航空航天事业中的突出贡献,也展现了无数师生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的精神风貌。 北航自建校起,就肩负着为国防事业培养人才的使命。无论是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年代,还是在新时代的科技前沿,北航人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心系航空报国。我们也应该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肩负时代使命,勇于探索创新,以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2025级博士生党员朱淇惠
在本次党支部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北航校史馆和《烽火抗战》主题展览。北航校史展展现了学校七十多年来“空天报国”的奋斗历程,一代代北航人勇攀科技高峰,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令人倍感骄傲与自豪。 《烽火抗战》展览以“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为主题,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壮烈历史。展览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英勇担当,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深受鼓舞,立志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级博士生党员李小双
本次校史馆和《烽火抗战》主题展览参观活动,使我深受鼓舞、收获颇丰。参观校史馆,我们见证了北航建校70多年来的光辉发展历程。当我被问及“我国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是谁?”时,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冯如!”,我想这是独属“北航人”的光荣与自豪。 在物质和科研条件都极其匮乏的年代,冯如仅晚莱特兄弟六年就发明了我国第一架飞机,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精神就是从那时启航,薪火相传,心灯不灭,流传至今。来到《烽火抗战》主题展,参观学习了我党带领人民军队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以及伟大成就,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前仆后继,赓续前行的事迹令我动容不已。 本次活动,使我认识到我辈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肩。今后,我将充分发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用实际行动为智能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2025级硕士生党员董武诚
结语:
此次北航校史馆的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重温历史的精神洗礼,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思想动员。通过姜姗老师的生动讲解,党员同志们深刻感悟到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与时代使命的紧密相连。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学院25级硕士生、博士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将以史为鉴、以学铸魂,把红色基因融入科研创新,把青春奋斗汇入强国伟业。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勇担科技报国之责,以实际行动在人工智能领域书写属于北航青年的崭新篇章。